纪维, 郭芳. 上肢不同部位皮肤温度变化判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价值[J]. 蚌埠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7(6): 741-742.
    引用本文: 纪维, 郭芳. 上肢不同部位皮肤温度变化判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价值[J]. 蚌埠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7(6): 741-742.

    上肢不同部位皮肤温度变化判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价值

    • 摘要: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后上肢近心端及远心端皮肤温度的变化判断麻醉效果的价值。方法:选择50例择期前臂内固定物取出术患者,分别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操作前即刻,阻滞后5、10、15、20、25、30min测定双臂三角肌区与虎口区皮肤温度与痛觉,并记录肩关节外展与伸腕的肌力。结果:阻滞侧虎口区皮肤温度在阻滞后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阻滞前(P0.01),而阻滞侧三角肌区皮肤温度的变化在30min内均1℃,但阻滞后10min时皮肤温度高于阻滞前(P0.05)。健侧虎口区皮肤温度在阻滞后10~30min内的变化也均1℃,但均低于阻滞前(P0.05~P0.01);健侧三角肌区皮肤温度阻滞后30min内变化也均1℃,但阻滞后30min时低于阻滞前(P0.05)。结论:阻滞侧上肢远心端皮肤温度的升高对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的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