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SHEN Zhengfu, HE Qinggong, YANG Xiumu, MA Yan. The survey analysis of medical students' media literacy[J]. Journal of Bengbu Medical University, 2014, 38(3): 357-360. |
[1] |
吕巧平. 媒介化生存中国青年媒体素质研究[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21.
|
[1] |
[2] 周葆华,陆晔. 中国公众媒介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媒介 素养一个重要维度的实证分析[J]. 新闻记者,2009,27(5):34-37.
|
[2] |
[3] 王莲华.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思考[J]. 上海师范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3):108-116.
|
[3] |
[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OL][2013-07-17][2013-09-11]http:/ /www. cnnic. net. 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7/t20130717_40664. htm [5]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6.
|
[4] |
[6] 梅罗维茨约书亚(美). 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 影响[M]. 肖志军,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30.
|
[5] |
[7] 戈夫曼欧文(美).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 冯钢,译. 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85.
|
[6] |
[8] 肖荣春,白金龙. 移动的自留地:知识青年、新媒介赋权、场景 生产与媒介素养以大学生的新媒介使用实践为观察[J]. 中国青年研究,2011,23(4):63-70.
|